果樹苗嫁接是為了防止果樹苗病害傳播、提高生產量、增強環境適應能力、培育新的品種。在果樹苗嫁接工作完成后,后期的管理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及時檢查補接。早春嫁接后15-25天,夏季嫁接后7天,秋接后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果樹嫁接后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 查看詳情
果樹苗種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其品種豐富,包括蘋果苗,桃苗,梨苗,山楂苗等等優良品種.種植選擇空間上大于任何的樹種.因此,要想獲得豐收的效果,在果樹苗培育上就要多下功夫。
補鈣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時間是需要考慮的對象.首先要將果樹苗木的土壤酸堿度控制在標準的范圍之內確保在偏中微酸性是好的,這個范圍的酸堿度對果樹苗木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是較好的,另外施用底肥鈣應該要和噴灑方式的鈣相結合起來,一般在每... 查看詳情
果樹苗栽種過程中,成活率是很重要的,影響安徽果樹苗成活率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種苗質量
果樹苗的質量是很重要的,盡量選擇壯實的種苗,種苗的根系要挑選發育好的,側根多的,這樣的成活率都比較高。
二、泡水與澆水
如果果樹苗不是本地的,需要遠距離運輸,運輸中都會有失水情況,所以栽種之前要先浸泡根部。栽種后澆水很重要,不同的果樹苗澆水也不一樣,總的來說,根據果樹苗需要澆水。
三、未定干或定干過高
在對... 查看詳情
果樹苗出苗也與天氣有關,大風、干旱等天氣加速蘋果苗的水分流失,降低苗的生存概率。因此,幼苗出生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沒有陰天的情況下,此時幼苗的水勢較高,水分流失的速度較慢。同一天不同時間出苗,效果也不一樣嗎?
果樹苗株高株型:果樹盆景株高一般達1米左右,莖粗度達0.8厘米~1厘米,株型直立不彎曲,傾斜度不超過15度,整形帶內有4~5個良好枝條,枝條健壯充實,莖嫩綠,彈性好,無損傷。
根據水分狀況的... 查看詳情
果樹苗嫁接是為了防止果樹苗病害傳播、提高生產量、增強環境適應能力、培育新的品種。在果樹苗嫁接工作完成后,后期的管理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及時檢查補接。早春嫁接后15-25天,夏季嫁接后7天,秋接后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果樹嫁接后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 查看詳情
我們在選購果樹苗的過程中,需要對果樹苗進行一定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也不會區分什么樣的才是好的果樹苗。栽植選購時果農們都是滿心充滿希望和歡喜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栽種和培養,發現有些樹苗的長勢或者以后結果的數量并沒有原先預期的那樣好,造成 了心理落差很大和一定的損失,選購果樹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我們都知道,果樹苗一經栽植即影響到果園今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及經濟效益,因此果樹苗木的選擇至關重要... 查看詳情
果樹苗出苗也與天氣有關,大風、干旱等天氣加速蘋果苗的水分流失,降低苗的生存概率。因此,幼苗出生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沒有陰天的情況下,此時幼苗的水勢較高,水分流失的速度較慢。同一天不同時間出苗,效果也不一樣嗎?
果樹苗株高株型:果樹盆景株高一般達1米左右,莖粗度達0.8厘米~1厘米,株型直立不彎曲,傾斜度不超過15度,整形帶內有4~5個良好枝條,枝條健壯充實,莖嫩綠,彈性好,無損傷。
根據水分狀況的... 查看詳情
果樹苗的開花結果期長,消耗養分較多,因此,采果后是恢復樹勢、樹體營養積累的重要時期,應施足肥料,使樹勢健壯。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采果后及時施下。廠家講述果樹苗的整形修剪重要性有哪些?
老刀注:果樹苗的整形修剪可調整群體和個體部分的結構,改善光能利用條件,利用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動態平衡規律調節果樹的整體生長,調整器官的形成數量、質量、節奏。
一:果樹苗定植成活后,植株沿柱攀緣生長,這時幼苗生長中... 查看詳情
8月份都是桃樹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果樹苗生長的旺季,這個時候果實大不大能不能高產就要看這一個月果樹長的如何了?立秋以后整形管理的要點就是控制秋梢的生長。延緩或減少秋梢的生長,減少秋梢對營養的不良競爭和無用消耗,這是立秋以后桃樹管理的當務 之急。同時要主要桃樹施肥,排澇,病蟲害防治一個都不能少,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具體的操作方法吧!
一、施肥
中早熟桃子現在施肥:一棵樹喂有機肥,生物菌肥,無... 查看詳情
發展果樹生產,購買果樹苗是一步;而品種選擇,又是購買果苗過程中的一步。選錯一年苗,白流三年汗,說的就是品種選擇的重要性。我國已經加入WTO,品種的選擇就更重要了。要選準品種,做到或注意下述幾點:
1、選擇剛開始發展的果樹苗品種,已發展多年的品種宜慎重。剛開始發展的品種,一般來說都是新的品種,十年內一般不會淘汰,而已經發展多年的品種,由于推廣面積已經較大,容易在短期內因過多而淘汰。
2、選擇種植... 查看詳情